百年啤酒巨头中国期货配资,也仅能勉强维持正增长了。
近期,青岛啤酒(600600.SH)披露半年报,实现营收204.91亿元,同比增长2.11%;实现归母净利润39.04亿元,同比增长7.21%。相比于去年营收的节节败退,今年上半年,青岛啤酒的营收数据终于回正。
银莕财经注意到,青岛啤酒的营收增幅并未跑赢销量增幅,且吨价同比微降,其高端化或遇瓶颈。但就在9月9日青岛啤酒召开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,银莕财经以投资者身份向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姜宗祥提出相关问题时,不仅5个问题均未得到回复,且相关提问直接被“屏蔽”,青岛啤酒业绩会不仅涉嫌“走过场”,且“捂嘴式”问答色彩浓厚。
01
增长显疲态
中报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,青岛啤酒虽取得营收、净利双增,但从区域市场来看,华南地区的收入却同比下滑0.41%,录得14.59亿元。对此,青岛啤酒方面表示,未来将加强南方市场的资源配置。
从更大的地区划分来看,除中国内地收入微增2.32%外,中国香港及澳门地区、其他海外国家及地区均同比下滑,分别下滑7.24%和11.24%,仅录得8394.91万元和2.29亿元。
实际上,将时间拉长来看,也能看出青岛啤酒的增长愈发乏力。从半年报来看,青岛啤酒2023H1营收、净利润还保持着双位数增长(+12.03%、+20.11%),2024H1就出现下滑及个位数增长(-7.06%、6.31%),2025H1虽保持双增长,但也仅录得2.11%、7.21%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营收与利润双增的同时,青岛啤酒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却出现显著下滑。2025年上半年,青岛啤酒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48亿元,同比下降达16%,与同期业绩的正向增长形成明显反差。
青岛啤酒对此表示:“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增加,以及受预收货款的变动影响使得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同比减少所致。”
从资产及负债情况来看,2025年上半年,青岛啤酒合同负债较上年期末减少34.57%至54.39亿元,而应收账款较上年期末大幅增加64.95%至1.69亿元。
青岛啤酒解释称:“报告期内部分子公司预收酒款结转收入所致。”以及“报告期内部分子公司应收货款增加所致。”
而在经销商回款层面,公司上半年“销售商品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”为202.87亿元,同比下降2.04%,且这一指标延续了去年的同比下降趋势,进一步表明经销商的回款速度正在放慢,叠加预收款减少与应收账款增加,共同对当期经营现金流形成了压力。
02
高端化发展遇瓶颈?
细观青岛啤酒2025年半年报,一组关键数据的对比格外值得关注: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同比增长2.11%,但这一增幅却未能跑赢同期2.3%的产品销量增幅。
同时,据银莕财经计算,2025年上半年,青岛啤酒吨价为4330元/吨,较上年同期4335元/吨微降0.12%。销量增幅高于营收增幅,且吨价出现同比微降,尽管降幅看似微弱,但结合其近年来持续推进的高端化战略来看,青岛啤酒的高端化进程或正遭遇阶段性瓶颈。
从行业竞争视角来看,当前国内啤酒行业的高端化已进入白热化阶段。华润啤酒通过雪花马尔斯绿、匠心营造等单品持续深耕高端市场,百威亚太凭借科罗娜、福佳等成熟高端品牌牢牢占据头部份额,燕京啤酒则在U8等单品的带动下加速高端化布局。
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,青岛啤酒若不能持续通过产品创新、品牌升级或渠道优化,实现中高端产品的“量价齐升”,后续面临的业绩压力或还将加大。
03
业绩说明会“不说明”?
9月9日上午10:30-11:30,青岛啤酒在全景网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,并表示“公司将在本次业绩说明会上对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回答。”
然而,针对上述的疑问,银莕财经在会议召开期间就青岛啤酒品牌竞争力、高端化情况、收购即墨老酒等事宜,以投资者身份在会上对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姜宗祥进行提问,但均未得到回复。
更匪夷所思的是,银莕财经在互动交流区发布问题后不久,相关问题就“消失不见”,疑似遭到了青岛啤酒选择性的“屏蔽”。同时,银莕财经注意到,有其他投资者发布关于禁酒令是否会对公司产生影响、如何看待行业趋势等相关问题,也在提问区短暂出现后消失不见。
有意思的是,还能看到的/被回答的问题都是与公司“优势”“增长”“成效”等相关的问题,且回答大多来自中报内容的复制粘贴。
值得一提的是,就在9月8日,也有投资者在上证e互动平台上对青岛啤酒的回复表达不满。该投资者表示:“8个月仅回复1条股民提问的董秘,贵司应该是头一个。”“严重伤害了股民的内心。”
而此次业绩说明会的“选择性回答”以及“选择性屏蔽”中国期货配资,是否更加寒了投资者的心呢?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十大正规实盘配资平台_配资平台查询网_十大股票配资网站观点